一、決策背景和依據
近年來,市委、市政府不斷加大文化和旅游領域供需兩側的政策調節力度,特別是在直接需求和引致需求的作用下,并力發揮財政轉移性支出的乘數作用,大力推進文化和旅游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在補短板、強弱項、提質量上聚焦用勁,推動文藝不斷繁榮發展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、文化產業支柱地位更加鞏固、旅游經濟持續穩步增長。
二、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
當前,我市文化領域有“說頭”、少“賺頭”的基本現狀還沒有根本改變,旅游領域有“聲音”、少“聲望”的困難困局還沒有徹底突破,文化和旅游領域對城市宜居、宜業、宜商、宜游的“軟環境”營造和“硬支撐”撬動還不夠。
面對新的形勢要求,站在新的起點啟程,我市如何進一步加快推進文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,建好“文旅設施”,講好“文旅故事”,做好“文旅文章”,邁向更加美好的詩與遠方,迫切需要市政府出臺一份系統整合、重點突出、切中要害、真金白銀的政策措施。
三、研判和起草過程
在《政策意見(送審稿)》起草過程中,我局征求了市委宣傳部、各縣區政府、市高新區管委會、市經開區管委會、市發改委、市科技局、市財政局、市地方金融監管局、市招商和對外合作中心、蚌投集團等16家單位的意見。除了五河縣政府意見未予采納外,其他的修改意見均予以酌情采納。同時,根據市司法局《合法性審查意見》(蚌司審〔2020〕6號)的要求,向社會公眾和行業協會公開征求意見,并聘請了安徽省委宣傳部、浙江省委宣傳部、省文化和旅游廳、中央民族大學的相關專家對《政策意見(送審稿)》進行了論證修改。
四、工作目標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會精神,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,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市文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,壯大文化和旅游實體經濟,繁榮文化和旅游事業,加快建設文化和旅游強市。
五、核心內容(任務)
除導語和附則外,共分為15個板塊,分別是:“文藝政策”(10條)、“公共服務政策”(2條)、“全民閱讀政策”(6條)、“非物質文化遺產政策”(4條)、“文化創意產業政策”(6條)、“影視動漫產業政策”(10條)、“文化和科技融合政策”(2條)、“文化出口政策”(2條)、“旅游資源開發政策”(11條)、“旅游市場開發政策”(6條)、“文化和旅游融合政策”(2條)、“企業掛牌上市政策”(2條)、“成果展示政策”(2條)、“集聚發展政策”(3條)、“招商引資政策”(4條),共72條。《政策意見(送審稿)》力爭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入手,著眼強優勢、補短板、降成本、調結構、促融合、增后勁,加大財政資金調節力度,帶動擴大社會投資,進一步推進我市文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。
六、創新舉措
七、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